干部教育培训中心

联系电话:023-6510 2158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86-8083-9880

中国拥有全球首个“茶”主题世界文化遗产

发布日期:2023-09-19浏览次数:

<iframe class="pageVideo" style="BACKGROUND-COLOR: black" height="360" marginheight="0" src="https://player.v.news.cn/api/v1/getPlayPage?uuid=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&src=https://vodpub6.v.news.cn/yhfb-original/20230918/XxjfceC007025_20230918_CBVFN0A001_trans.mp4&playType=0" frameborder="0" width="640" allowtransparency="" marginwidth="0" scrolling="no" filesize="19265549" filelength="100880" uuid="1_1a20e72966714fc295a9d816818dc691" video_src="https://vodpub6.v.news.cn/yhfb-original/20230918/XxjfceC007025_20230918_CBVFN0A001_trans.mp4" poster="https://vodpub6.v.news.cn/yhfb-original/20230918/1695016572110.jpg" allowfullscreen="true" allowscriptaccess="always" video_width="640" video_height="360"> </iframe>

  新华社昆明9月18日电(记者房宁、严勇、赵智钦)中国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”项目1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审议,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
  这是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,填补了世界三大非酒精饮品(茶、咖啡、可可)中没有“茶”主题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。

景迈山大平掌古茶林一景(无人机照片,9月14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

  消息传到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普洱市景迈山,身着民族服饰的人们唱起歌,跳起庆祝的舞蹈。

  茶起源于中国,盛行于世界。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”作为全球唯一的“茶”主题世界遗产,包括5片完整的古茶林,集中连片面积达1.8万亩。

  古茶林中有9个传统村落,居民5000余人。当地布朗族和傣族的先民历经千年保护与发展创造了林茶共生、人地和谐的古茶林文化景观。

 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副局长周天红说,这些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有千余年历史,现有百年以上古茶树100多万株,是中国茶文化起源、发展与传播的鲜活见证。

  遗产地芒景上寨77岁的苏国文是布朗族祭茶祖仪式的传承人。兴奋之余,他也告诫族人不能骄傲,要继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,世代保护好这片土地。

9月17日,在景迈山翁基古寨,人们围着篝火跳舞庆祝。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

  景迈山保持着完好的生态多样性。当地通过“村规民约”,约束茶农养护茶树时不施化肥、不打农药,靠林地中的天然养分供给茶树生长,并基于生物多样性防治病虫害,比如在茶林里种樟树驱虫。

  “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”申遗始于2010年。去年9月,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派专家到景迈山考察评估,关注古茶林能否得到可持续保护。

  曾为专家讲解的翁洼村村民岩砍说,古茶林平均海拔1500米,下面是村落,周围种有防护林,耕地布局在更低海拔地区。这种土地利用方式保证了千年来茶林不受人类生产生活的干扰。

  13年的申遗工作促进了当地政府对古茶林保护的监督管理,修订完善了20多部保护古茶林的规章制度。遗产地村落均开展了文物建筑修缮、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等。

  据云南省林草局调查,云南有古茶树91万亩、约5400万株,约占全国的97%。2022年茶叶总产量50多万吨,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  云南省文旅厅副厅长杨德聪说,“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”去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,此次申遗成功,将进一步激发人们对茶文化的兴趣,有利于中国茶与茶文化的传承、发展与传播。



联系我们

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

重庆大学A区公共管理学院

重大公共管理学院干部培训网

组织部指定干部培训网

方案申请

重庆大学干部培训官方微信官方微信

重庆大学干部培训官方微博官方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