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部教育培训中心

联系电话:023-6510 2158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86-8083-9880

高质量发展调研行|记者观察:水清岸绿碧波荡——解码洱海生态治理实践

发布日期:2024-08-22浏览次数:

  苍山不墨千秋画,洱海无弦万古琴。洱海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,也是大理人的“母亲湖”。生于斯、长于斯,保护苍山洱海的生态理念,早已深深地刻在大理人的基因里。

  自2016年洱海治理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,通过生态搬迁、腾退近岸土地千余亩,建设环湖生态廊道和湖滨缓冲带,环洱海而建的生态廊道着力将洱海湖滨带恢复到天然状态,湖滩、湿地“失而复得”。

  8月20日,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洱海畔。新华社记者 刘思远 摄

  通过不懈努力,洱海保护治理实现从“一湖之治”向“流域之治”再到“生态之治”的转变。水清岸绿碧波荡,一场生动的生态治理实践正在洱海不断推进。

  

  记者:刘思远、熊轩昂

  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



联系我们

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

重庆大学A区公共管理学院

重大公共管理学院干部培训网

组织部指定干部培训网

方案申请

重庆大学干部培训官方微信官方微信

重庆大学干部培训官方微博官方微博